廉价却能替人参, 补脾肺, 益津气血, 扶正祛邪, 润肤、减胖、减糖

发布日期:2025-07-19 10:56    点击次数:125

俗话说:“内养精气神,外炼肉皮骨。”不少人认为,这便是养生的全部内涵。然而,养生之道远不止于此,“扶正祛邪”同样至关重要。所谓“扶正”,即增强自身正气;“祛邪”,则是祛除体外邪气。正气是健康的基石,更是抵御外邪入侵的根本。一旦外邪侵入人体,需尽早祛除,以免病情恶化。

通常而言,人体虚弱时适宜补益。但虚弱之时,人体也更容易受到外邪侵袭,尤其是风热、风寒之邪。此时若盲目补益,许多滋补之物在滋养正气的同时,可能会“困住”外邪,使其滞留体内,反而加重病情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养生既要滋养正气以扶正,又要祛除外邪。因此,选择合适的养生之物就变得尤为关键。中医文化源远流长,在这方面有着诸多应对之策。其中,有一种养生之物,价格亲民却功效显著,能替代人参大补脾肺,益气血津液,扶正祛邪,还兼具润肤、减脂、降糖之效。其特点在于“健脾而不燥,润肺而不寒,养气血而不腻,生津而不湿”。

这种神奇的养生之物便是党参。据《本草从新》记载,党参因“出自上党之地,形似人参”而得名。党参用于养生虽起步较晚,最早详细记载其功效的书籍是清代的《本经逢原》。但自人们发现党参的独特功效后,便对其推崇备至,使其在养生界声名鹊起,与人参、黄芪齐名。古书中最早对党参的描述是“虽无甘温峻补之功,却又甘平清肺之力”。当时人们对党参的了解尚有限,但已察觉到其“补而不峻”的特性,适合缓补,不可急于求成。这一优点也决定了党参可成为常用的养生佳品,若为“峻补”之物,则只能短期使用。

随着人们不断深入探索,在《本草正义》中总结出党参的特点:“力能补脾养胃,润肺生津,健运中气,本与人参不甚相远。其尤可贵者,则健脾而不燥,滋胃阴而不湿,润肺而不犯寒凉,养气血而不偏滋腻,鼓舞清阳,振动中气,而无刚燥之弊。”书中还提到:“凡古今之所用人参,无不可以党参当之;凡应用人参者,无不可以党参投之。”此言论虽略显绝对,但也充分说明了党参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人参作为养生之用。不过,若为应急之需使用人参,一般不宜用党参代替。

党参之所以备受古今学者推崇,不仅在于其可替代人参使用,更在于其显著的养生益处,可归纳为“健脾益肺,生津养血,扶正祛邪”十二个字,此外还能润泽肌肤、助力减脂。其具体应用方法可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分析。

一、健脾

党参四气属平、五味属甘,归脾、肺经,不燥不腻,善于补脾养胃、健运脾胃之气、鼓舞清阳,功效与人参相似,适合中气不足、中气下陷者养生。

中气即脾胃之气,中气不足多与脾胃虚弱有关,表现为倦怠乏力、食欲不振、腹胀、大便溏稀等。此时可用党参与白术配伍,以增强健脾益气之功。若中气不足且伴有气滞,会出现气不顺、食后易反胃等症状,可用党参、白术,再加枳实、炒山楂,既能健脾开胃,又能消食化滞。若孩子脾胃薄弱,消化吸收不良,导致面色发黄、身体瘦弱、腹胀,可用党参与白术、陈皮、鸡内金一同使用,以健脾益气、滋养气血。

中气不足日久,清阳升举无力,易引发中气下陷的亚健康状态。虽根源相同,但表现因人而异,有人可能长期泄泻,有人可能出现脏器下垂。无论何种情况,都适合用党参、黄芪、升麻、白术,既能健脾益气,又能升阳举陷。

二、滋养肺气

肺最怕燥热之邪,党参善于补肺气而不燥,故常被用于滋养肺气。若肺气虚,易出现虚喘症状,表现为喘而气短、说话声音低弱。此时养生策略为补益肺气、定喘,可用党参与黄芪、五味子配伍。

肺为气之主,肾为气之根。若肺气虚弱,肾不纳气,会出现呼吸表浅、呼多吸少的症状,同时伴有肾中不足的表现,如耳鸣、腰膝酸软等。此时可用党参与白术、五味子、补骨脂、茯苓一同使用。

“卫气”即保卫之气,可抵抗外邪。若肺气虚弱日久,卫气不足,易感受风寒或风热,还伴有出虚汗、乏力等症状。此时可用党参与黄芪等份泡水饮用。若孕妇肺气虚损,出现咳逆症状,古籍中记载可用党参与白术、苏叶、桔梗配伍。但孕妇体质特殊,使用前最好咨询专业人士。

三、益气生津、降糖

脾虚则运化失常,津液生成减少,即便大量饮水也无济于事;或长期气虚,津液生化之源不足;或热盛伤津耗气,导致气与津液皆不足。这类人群常见症状为烦热口渴、多食多饮、倦怠乏力,且血中糖分过高。此时可用党参与黄芪、生地黄、知母配伍。

若气阴不足,出现久咳、久喘症状,可用党参与麻黄、杏仁、熟地黄、麦冬;若肺肾两脏津液不足,出现虚弱、腰酸、遗精等症状,可用党参、枸杞子、麦冬,以滋肾润肺、益气生津。

四、养血补血

气为血之帅,血为气之母,二者相辅相成,可谓“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”。党参既能益气,又能生血,适合气血不足的亚健康人群。

若血不足,表现为面色发黄、心悸、头晕,可用党参、当归、熟地;若血虚导致心神不宁、失眠,可用党参、熟地、酸枣仁、珍珠母,以养血安神。

若气血皆不足,出现头晕、懒言、懒动、心悸失眠等症状,可用党参与白术、当归、白芍;若心脾两虚导致气血不足,以失眠、乏力为特点,可用党参、黄芪、白术、酸枣仁配伍,以健脾益气、养血安神。

若女性气血不足,除上述症状外,还伴有经期不调,可用党参、白术、当归、益母草,以补气补血、调经;若行经时伴有疼痛且属于气血不足者,可用党参、白术、当归、川芎、香附。

五、扶正祛邪、减脂

前文提及,外有表邪时一般不宜滋补,但党参是个例外,它既能益气生津养血,又能祛除邪气。若平素体弱,又感受风寒,出现身热怕冷、头痛鼻塞、咳逆痰多等症状,可用党参与紫苏、前胡配伍,以疏散风寒、祛痰定咳。

若平素脾虚痰湿壅盛,表现为身体肥胖、痰多、倦怠、有困重感,可用党参与茯苓、桔梗、扁豆配伍,以健脾、祛痰、减脂。

六、养血润肤

党参具有益气活血、养血润肤之效。一般来说,津液不足会导致皮肤干燥,可用党参、黄芪一起泡水饮用,以益气生津,从根本上润肤。

若皮肤上有瘢痕疙瘩,多属气滞血瘀,可用党参与地龙煮水喝,以益气活血、消斑;若出现黄褐斑,且属于脾虚湿盛或气滞血瘀者,可用党参、白术、薏苡仁、木香、当归。

党参虽是养生佳品,但使用时也有诸多注意事项。一般来说,党参用量以9至30克为宜,不可过量。此外,实热、热证且正气不虚者不宜使用党参。

党参既能益气养血、健脾益肺以“扶正”,又能祛除外邪,实为养生良品。但养生需因人而异,合理使用养生之物,针对自身亚健康状况进行调理,才是养生的根本之道。